除了大凉山,还有多少地方的悲伤我们不知道
2015-08-07 16:30:52? ?来源:东南网综合 责任编辑: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|
分享到:
|
作文及作者苦依五木 “爸爸四年前死了……妈妈病了,去镇上,去西昌,钱没了,病也没好。我去给妈妈做饭,饭做好,我去叫妈妈,妈妈已经死了。”这两天,一篇四川大凉山小姑娘苦依五木写的作文传遍网络。这篇字字泣泪的作文,让无数人为之动容,也被网民称作是“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”。 千次感动都比不上一次制度化救济 毛建国 短短300余字,字字带血,句句含泪,悲伤渗透纸面,让无数人动容,被媒体称为“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”。我们相信感动是真诚和真实的,包括看到这篇作文的当地官员,估计很多人都会为之感动,并且想着能够做些什么。只是,自发式感动犹如流水,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。我们还想问一声,“最悲伤作文”能够感动我们多久?又能惠及多少人? 这样的担心,并非矫情。这几天,河北被拐“最美乡村教师”郜艳敏的故事,也让无数人动容。但这其实是一篇旧闻,几年前郜艳敏的故事,就让一大群人感动得稀里哗啦。可是感动来去匆匆,郜艳敏的命运并未随之改变。感动并无水分,只是感动有流水式特征——在高潮到来的时候,常常表现出不顾一切的特点;当高潮退去后,也常常表现出一种迅即的空心。 1000次感动都比不上一次制度化救济。相对于自发式感动,制度化救济更有管根本和管长远作用。如何才能发挥制度化救济的作用,让“最悲伤作文”成为永远的过去时?这就是扶贫的问题了。 这些年来,我们在扶贫上取得了重大成果,很多贫困人群实现了脱贫致富。但也要看到,我国扶贫工作“已进入啃硬骨头、攻坚拔寨的冲刺期,形势逼人,形势不等人”。我们更应该从传统的粗放扶贫,走向精准扶贫,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、不同贫困农户状况,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、精确帮扶、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。 精准扶贫涉及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定位。如果不是这篇作文,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,可能根本不会想到,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极端贫困、需要救助的人。拍下这篇作文并发到网上的,是凉山一家慈善基金会负责人。静而思之,“最悲伤作文”的发现,十分具有偶然性,如果不是老师布置了作文,如果不是贴到墙上展览,如果不是这位负责人去看望支教老师,如果没有发到网上,可能连现在的感动都不会有。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,到底有没有一个可靠的渠道,让人们知道真实的情况,知道到底有哪些人最需要帮助? 精准扶贫还涉及对扶贫效果的精准评价。这些年来,我们在扶贫上的投入并不少,有的可能是扶贫方式的问题,比如重输血轻造血,有的可能是扶贫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的问题。媒体曾经报道过小康县争戴“贫困帽”的现象。有人讲,资源用在并不贫困的县身上,是对贫困群体的不公平。其实,资源到了贫困县,又有谁能保证真正用到了贫困群体的身上?这些年来,关于扶贫资金被截留被挪用的报道,我们见得还少吗?这就需要精准评价扶贫效果,确保和倒逼资金到人、措施得力、扶贫有效。 “最悲伤作文”需要精准扶贫抚慰。这篇“最悲伤作文”,让人想到了希望工程的“大眼睛女孩”。因为一张照片,改变了苏明娟,也改变了许多失学儿童的命运。孩子们有免于悲伤的自由,我们也希望这篇“最悲伤作文”,能够成为精准扶贫的推力,能够改变这位小女孩以及更多孩子的命运。(新华每日电讯) 更多: |
相关阅读:
- [ 08-05]“最悲伤作文”,见证贫困之殇
- [ 08-05]最悲伤作文戳中社会发展的“痛点”
- [ 08-05]世上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悲伤
- [ 08-05]用什么驱散“最悲伤作文”的悲伤
- [ 06-11]致敬殉职警察,读懂跳楼警嫂的悲伤
- [ 09-02]静默的悲伤更刺痛人心
- [ 08-04]“暖男”是谬论“暖男梦”是悲伤
- [ 07-03]“56个电话打不来死者家属”是怎样的悲伤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